世界海洋日:濒临破灭的国家渔业资源

大马自然之友(SAM)在世界海洋日(6月8日)呼吁政府强化保护海洋环境与鱼类资源的法律和政策,确保国家渔业资源可持续,稳定人民的粮食和营养需求。

本会主席米娜丝拉曼说,“研究发现商业价值高的鱼种人口剧减和濒临灭绝。我们看到海洋生态系统遭到破坏,某些鱼类数量不断减少,越来越难买到,例如鲳鱼、石斑鱼、红或白皂鱼等。”

过度捕捞,浪费渔业资源和大量杂鱼登陆是大马渔业资源临危的原因。这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多年来一直悬而未决。

从2021年到2030年的第二国家农粮食品政策定标40%国家渔业资源来自养殖,60%来自海捕鱼。虽然比农粮政策1.0的50:50 比率有所改善,却仍有不足。不受控制的水产养殖业就是破坏渔业资源的致命伤。

这项养鱼政策鼓励摧毁红树林、河流和海岸线。研究表明70%海洋资源利用红树林作为苗圃和繁殖地,因此红树林生态系统必须全面受到保护。

水产养殖业制造杂鱼需求,导致拖网渔船捕捞垃圾鱼供应给鱼场,即如加工饲料。根据2021年的统计,拖网渔船捕捞的垃圾鱼高达33%,等于上岸量574,836吨中的192,413吨。联合国粮农机构的报告提示,这个数据表明到了2048年,大马渔业资源可能消失。

保护区系统缺乏执法已告失败。5海里以下A区经常发生拖网越境,导致A区渔民与拖网渔船的冲突不断。龙网、推网等违禁渔具在海岸线和河口使用,不但破坏了小鱼的栖息地,也导致渔业资源被破坏的后果失控。

渔业资源可持续和鱼类生物量剧减,生态与渔业资源的相互关系皆不容忽视,唯有严法打击才能保障国家渔业发展的可持续,稳定鱼类供应。

 

大马自然之友主席
米娜丝拉曼

2024年6月8日文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