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2月12日,《自由今日大马》(FMT)报道,马来西亚道路安全研究院(MIROS)发出严正警告,提醒公众勿使用“假安全带扣”来阻止安全带警报。这类配件不仅削弱车辆的安全防护功能,在事故发生时更可能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
MIROS强调:“一名道路安全倡导者敦促政府和警方公布过去十年来,因未系安全带而导致的致命交通事故数据。” 研究表明,“假安全带扣”会干扰安全气囊等关键安全系统,极大增加司机和乘客的伤亡风险。
森美兰陆路交通局(JPJ)局长哈尼夫·尤萨布拉·尤索夫(Hanif Yusabra Yusuf)指出,在特别农历新年执法行动中,最常见的违规行为便是未系安全带,共发出195张罚单。其中,超过30%的违规者使用了“假安全带扣”,其外观与真实安全带插扣极为相似,使执法难度增加。
尽管政府自2020年以来不断宣传此类配件的风险,但它们依然在市场上流通,更令人担忧的是,相关法律尚未明令禁止其销售,导致消费者仍可轻易购买。
槟城消费人协会(CAP)对此问题已多次发声,并再次敦促交通部及国内贸易及生活成本部尽快采取果断行动,全面禁止市场上(包括线上平台)销售“假安全带扣”,遏制这一严重威胁公共安全的隐患。道路安全不容妥协,唯有严格执法,方能避免更多悲剧的发生。
槟城消费人协会主席
莫希丁阿都卡迪
2025年02月15日 文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