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塑料条约谈判在即,槟消协敦促政府采取更坚定立场

图片:Environmental Defence

全球塑料条约的最后一轮谈判将于2024年11月25日至12月1日在韩国釜山举行,槟城消费人协会(槟消协)呼吁马来西亚政府在本次第五届政府间谈判委员会会议(INC-5)中采取更坚定的立场,积极推动终结塑料污染的全球行动。

根据预测,到2050年,全球塑料原材料的生产量将达到11亿吨,塑料污染已然成为一场无法忽视的全球危机。从化石燃料提炼到塑料树脂和添加剂的生产过程,会释放大量有毒物质。作为全球塑料与石化产业的重要参与者,马来西亚的塑料生产、使用及其处理方式,正通过化学毒害对环境和人类健康构成威胁。

增加塑料生产不可避免地伴随着更多有害物质的排放。槟消协强调,要真正解决塑料危机,必须减少生产规模,并禁止有害化学物质的使用。然而,当前行业中宣扬的“循环经济”“可持续塑料”等理念存在误导性,因大部分塑料废弃物无法有效回收,最终仍会污染环境。

塑料生产无法实现所谓的“可持续性”,更多生产只会带来更多污染。因此,全球范围内的紧急行动刻不容缓。槟消协认为,全球塑料条约必须在气候与生态承受范围内,制定涵盖塑料全生命周期的强制性机制,并优先保护弱势群体的健康,包括妇女、儿童、青年及原住民。

在即将敲定条约的谈判中,槟消协敦促马来西亚政府支持以下关键措施:

  • 全球统一的管控措施:塑料污染是全球性问题,解决方案也必须是全球性的。依靠各国自行制定法规的做法,不仅效率低下,还可能增加贸易壁垒,而全球统一标准则能为所有经济体提供公平的竞争环境。
  • 减少塑料生产的国际机制:没有监管干预的情况下,塑料生产将大幅增长,导致气候、污染和健康问题进一步恶化。
  • 全面监管塑料生命周期内的化学物质:对塑料生产、使用及废弃管理中的化学物质进行严格监管,避免出现有害替代品,并在科学不确定时坚持预防原则。
  • 强制性和透明化的全生命周期报告:包括对原生塑料生产的监测和无毒循环经济的评估。
  • 杜绝“漂绿”和伪环保解决方案:例如扩大垃圾焚烧、塑料积分和化学回收等形式,这些往往只会制造新的问题。
  • 加速推广可重复使用和补充解决方案:制定具有法律约束力的目标,逐步减少一次性塑料的使用,推动行业向循环和可持续方向转型。
  • 修复现有污染热点:优先解决对环境和人类健康构成威胁的塑料生产及废弃处理设施。
  • 推动公平过渡:通过真正包容的政策,确保塑料生命周期内受影响的社区能够有尊严地生活与工作,并赋予他们塑料无害化愿景的决策权。
  • 落实“污染者付费”原则:确保污染制造者承担治理成本,为全球行动提供充足且可预测的资金支持。

槟消协与国际网络(包括国际污染物根除网络IPEN和全球焚烧炉替代联盟GAIA)一道,已向马来西亚政府提交了全面建议。槟消协呼吁政府在即将到来的谈判中充分考虑这些建议,以确保未来的塑料条约真正有效,能够从根本上遏制塑料污染。

 

槟城消费人协会主席
莫希丁阿都卡迪

2024年11月19日 文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