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5月17日被定为世界高血压日,目的是要提高大家对这种常见的心血管病的认识和传播有关知识,因为高血压会增加发生中风、肾衰竭、残废和早死的风险。
我国的18岁及以上的人口约32.7%有高血压。据卫生部估计,有三分之一的成年人是患高血压的。它也估计,有五分之一的成年人可能有高血压问题,只是尚未确诊。
患高血压的人越来越多,是多种行为上的或其他的风险因素造成的,如饮食不健康、抽烟、喝酒太多、缺少运动和一直面的压力。对有其他疾病的人,如糖尿病,发生高血压的风险也比较高。
最近的一项研究发现我国人民每天吃的盐高达8.7克,等于世卫组织建议的5克的1.7倍。食盐是我国人民饮食中的钠的主要来源。一茶匙盐,约5克,可提供2,000毫克钠。
科学家认为是钠提高了血压,因为钠吸收水分,造成液体潴留。这些增多的留在体内的液体,增加了动脉里的血液量,给血管壁增加了压力,造成血压升高。
我国人民摄取过多钠的原因很多,如:
- 不健康的现代饮食习惯,吃的主要是方便食品(罐头食品、快熟食品、快餐、小贩卖的食品)和加工食品(咸味重的点心、商业化生产的面包),都是钠含量很高的。例如,一包快熟面就含2,000毫克钠,这已是钠每天最高的摄取量了。
- 很多加工食品隐藏钠添加剂,如谷氨酸钠(味精)、糖精钠(甜味剂)、磷酸钠(乳化剂、稳定剂和保护剂)、酪蛋白酸钠(增稠剂和混和剂)和亚硝酸钠(防腐剂)。加工食品准许使用的以钠为主的添加剂有超过40种。
- 家里或餐馆煮食物用的咸的,或含高盐分的调味料,如酱油和调味块。
- 习惯和过量地吃高盐分的本地食品,如咸鱼、咸蛋和咸菜。
- 现代食品加工法:有时在一些装罐的或冷冻的水果里加盐,目的是避免某些水果变深色,同时也增加其味道,如一些罐装或瓶装柑橘饮料,有时就是用柠檬酸钠来保持“新鲜”的。
摄入钠过多,除了会增高血压,还发现它会引起一些其他疾病,如:钠会增加患胃癌的风险;加速肾病病人的肾功能退化;可能引起尿路结石;可能使哮喘和骨质疏松症恶化。
劝告消费人少摄入钠或选择少盐的食物当然重要,但是加工食品,外面餐馆或小贩做的食物,或者在外进餐,是有效地减少钠摄入量的主要障碍。因此需要从减少加工食品和饮料的钠含量着手。
因为5月17日是世界高血压日,而且我国的高血压患者一直在增加,因此槟城消费人协会向政府呼吁:
- 强制食品厂商在产品标签上说明钠含量。
- 禁止如快熟面之类的含盐量高的食品打广告。
- 推展大型宣传运动,鼓励人民做体育运动以减少肥胖人口,因为肥胖可引起高血压。
我们也要劝告消费人:
- 避免吃加工食品。
- 家里煮食物要减少用盐和调味料,代以各种天然的香草和调味料来增添食品的滋味。
- 如果在外用餐,或买煮便的食物,选择少盐少酱料的。
- 要求政府规定加工食品必须标明钠含量。
- 细读想买的食品的营养成分表,查它的钠含量。(一些进口食品或供出口的食品有在标签上列出钠含量)
2019年5月16日文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