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要保证个人信息资料库的安全

本会对个人信息资料库没安全感到震惊!过去数周频频出现“个人资料失窃”和“非法售卖个人资料”的新闻。我们担心,我国是否准备好了进入数字经济时代?

目前很多交易是在网络上处进行的。推动数字经济有许多不同方式:商家给网上购物特别折扣;银行惩罚使用柜台服务的人;政府机关,如公积金局和社险机构,强制使用网络交公积金和社险费。现在连填所得税表格也在网上进行。

这都使我们的个人资料被存在联网或不联网的电子数据库里。

网络欠安全,结果使个人资料被偷和卖给人作商业用途或犯罪勾当。例如,4,620万个注册电话号码的个人资料被非法售卖,这起惊人事件,是我国至今为止的最大宗数据犯罪案。

问题和该数据库已有三年之久无关,而是还有人仍旧用着同样的电话号码。我们很多人还是用着2014年以来使用的电话号码、住址、等等;身份证号码就更不必说了,那是终生不改的。

被窃的个人资料可用来诈骗有关资料的本人,或其他人。个人资料已经成为商品,卖给人做不良的交易或坏事。

由于事情严重,我们不该以个人资料有市场就会有外泄为由,不重视。网络安全的重点就是不让骇客从大型个人资料库窃取他人资料牟利。

骇客会不断尝试窃取资料,有关当局必须保时时跑在骇客之前,预防被骇客侵入。但当局有这个本事吗?

据报纸报道,今年2月,骇客偷了政府与私人医院的成千上万病人资料。本会曾致函当局,询问如何处理此事。本会接到回函说,没发生过这样的事,还说我们做足了网络安全措施。

假如所说属实,为何一直发生个人资料被窃?

每当有人质疑“通过网络处理”的方式,答案是我们要追上发达国家。当然,我们不该落后,但是否仓促点了?

我国是否做好了正确和有效的网络安全措施?当局有否聘请“好骇客”来检查网络安全是否有漏洞等?只是精通技术或受过电脑技术训练是不足的。

总之,通过窃取个人资料侵犯我们隐私和安全的事情已经失控。由于我国已经深入“网络办事”情况,因此本会促请当局:

  • 追查卖和买被窃个人资料的骇客、公司、或有关者,按罪严惩。
  • 检查和保证所有使用数字交易的公司、机构,须有必要的和最新的安全措施,尤其是银行、政府部门、医院等。
  • 更新强制性措施,促使有关公司配置最好的网络安全措施。
  • 实行马来西亚网络安全认证措施;检查和监督所有使用网络交易以及有大型个人资料库的机关团体的网络安全措施。

 

2017年11月21日文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