槟城消费人协会呼吁当局管制产品里的内分泌干扰物,对与此有关的化妆品和个人护理产品严格执行相关法律。
目前,化妆品与个人护理品是在《1984年药物与化妆品管制条例》和《东盟化妆品指示》的管制之下。
最近对32个化妆品和儿童护理品样本的测试,发现其中一些样本里有内分泌干扰物。这个研究获得原辰职业与环境健康研究院(WIOEH)的协助和金融业公众利益基金会(FIPIF)的支持;两者都是韩国的机构。
有关研究结果是在首尔的一个会议上披露的。参加会议的是非政府组织,来自马来西亚的是槟消协,其他的是来自印尼、越南、印度、尼泊尔、斯里兰卡、孟加拉邦和菲律宾。这些非政府组织都是国际消除污染物网络(IPEN)的成员,这是一个追求无毒世界 的全球性组织。
来自马来西亚的研究样本有32个,包括洗手液、沐浴露、除臭牙膏、漱口液、女性私处洗液和婴儿湿巾,用来测试它们所含的羟苯脂(paraben)(*注),一种干扰内分泌的化学物。
在这32个样本中,有3个没标明成分;其余28个,发现有15个所标示的成分不准确。
在8个参与国当中,成分标签不准确百分比最高的是马来西亚的样本,占其样本的63.6%。
32个样本中测试到18个有羟苯甲酯;5个有羟苯乙酯;10个有羟苯丙酯;1个有羟苯异丁酯和1个有羟苯苯酯。
测试发现一个名牌沐浴露含高水平的甲、乙和丙羟苯酯,而且还含自2015年就被东盟化妆品委员会禁止的羟苯异丁酯和羟苯苯酯。
4个婴儿湿巾样本发现含羟苯丙酯,以及一个儿童牙膏被发现含羟苯丁酯和羟苯丙酯。根据《东盟化妆品指示》,化妆品不可使用羟苯丙酯、羟苯丁酯及它们所形成的盐,除非是用作三岁以下儿童包尿布部分的外敷用品。
测试结果说明,尽管已立法管制化妆品,但执法不足。马来西亚的消费人不知道其国内售卖的化妆品含有什么化学品及其分量。从市场调查,我们发现儿童护理产品很好卖。
马来西亚卖的化妆品和儿童护理产品含羟苯酯,是非常令人担心的,因为它们已被确定是内分泌干扰物,能模仿、阻碍和干扰人体内分泌系统的激素。
内分泌干扰物已知会对男女有不同的影响。妇女由于生理、生物组成和社会决定因素等关系,更易受影响。
在全世界,内分泌干扰物和很多已知的健康问题有关,特别是妇女和儿童的健康问题。《国际化学品管理战略方针》,现在改称《全球化学品框架》,确定内分泌干扰物是一项新出现的政策问题。
在上述这种情况下,急需制定一套综合的管制措施,加强公众的认识,以及投资在更安全的替代品,以保护易受影响的人群,尤其是妇女、儿童和弱势群体。
由于最近的测试结果,揭示化妆品和儿童护理产品里有内分泌干扰物,以及考虑到它们对人类健康的影响,槟消协呼吁当局:
- 管制产品里的内分泌干扰物;
- 严格执行有关化妆品和儿童护理产品的法律。
槟城消费人协会主席
莫希丁阿都卡迪
2024年2月22日文告
*注:羟苯酯(全称:对羟基苯甲酸酯)是1920年代以来,作为人造防腐剂,广泛用于化妆品和身体护理产品的一类化学品。因为化妆品含可以被生物分解的成分,所以添加这类化学品来减少有害细菌和发霉,延长产品的售卖期。这类化学品令人担心的地方是,科学研究说明羟苯酯能破坏人体内的激素,伤害生育力和生殖器官,影响胎儿的出生,以及增加癌症风险。它们也可能引发皮肤过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