槟消协赞许吉隆坡市政局禁售烈酒

槟城消费人协会(CAP)支持吉隆坡市政局(DBKL)自2021年9月30日开始禁止吉隆坡境内的杂货店、便利店和中药店销售烈酒。

我们支持推行这项禁令是基于许多有证据作为基础的原因。我们也呼吁政府:

  • 控制发出执照给商店售卖酒精饮料的数量。
  • 假如有人申请酒精执照必须先进行公众咨询,并向该商店的附近居民发出通知,以确定他们是否同意此项申请。
  • 提高商店藐视法律的罚款。供售商店、餐厅和零售店都必需有执照才能卖酒。但零售商售卖罐装或瓶装啤酒,无须执照。为了回避开酒瓶属违法的规定,咖啡厅和其他供售商仍可售卖啤酒,但须提供开瓶器让顾客自行在堂内开酒饮用。
  • 规定在公共场所喝酒是犯法的。目前在公共场所,如公园、游戏场或海滩喝酒至大醉,吵闹或扰乱附近地区都不算犯法。但在新加坡的违规者,一旦被定罪,则可面对1万新币(马币3万410令吉)的罚款。
  • 吉隆坡市政局是在警察局、祈祷室、学校和医院“前面”禁止卖酒。并规定在这些场所的半径300米范围内,这是很奇怪的。

酒精研究学院在2001年发现有更多马来西亚青少年,在幼年时期就开始喝酒精饮料。一项研究显示,有45巴仙年龄在18岁以下的青少年,经常喝酒。在2019年的酒精消费者人口,从2015年占总人口8.4巴仙提高到11.8巴仙。

根据最新的2019年全国健康和发病率调查(NHMS),马来西亚人暴饮酒精饮料的数字占45.8巴仙,打破英国暴饮数字为27巴仙的记录。每10个人就有1人涉及重度发作性饮酒(HED),意即该人每周就有1次坐下喝6支或更多标准酒精饮料。

酒精消费和许多非传染性疾病有关,例如与肝硬化、癌症和心血管有关的疾病。它也和车祸、打架、家庭暴力与性暴力有关。在低收入家庭,酒精消费割舍了这些家庭对食物和日常必需品的开支。更严重的是,根据一项报告,大约30%的交通意外可归咎于酒驾。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指出,在马来西亚因酒精导致的死亡是惊人的;有17.6巴仙男人和10.9巴仙女人是由于交通事故受伤死亡;16.8巴仙男人和16.2巴仙女人是死于肝硬化;以及有2.2巴仙男人和0.6巴仙女人是死于癌症。

不幸的是,马来西亚并没有酒精监督系统,唯除健康(例如当人们有与酒精相关的健康以至卫生设施的问题)以及社会后果(例如报案书涉及与酒精有关的粗暴行为)。

泰国釀酒,泰国最大的啤酒酿造厂,曾计划于2008年在泰国证券交易所挂牌,由于有250名反酒精运动人士在交易所前面示威,要求当局修改上市条例禁止与酒精有关的企业上市,而以失败告终。

其实泰国釀酒也曾在2004年,尝试将营运归为一家公司。可是在当时也受到僧人和反酒精人士,以鼓励泰国人喝酒为由而反对。

泰国人民反对喝酒,是深知酒精消费是许多社会与健康问题的肇因。如果泰国人能意识到酒精消费的害处,而极力反对喝酒,为什么马来西亚人做不到呢。

我们再次重复数十年来的呼吁,政府必须严厉立法管制酒精销售,因为它在全世界皆为人们带来痛苦。酒精与可卡因、麦角酸二乙基酰胺(LSD)、尼古丁和大麻,皆归为同一类精神活性药物。

 

2020年11月25日  文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