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世界环境日:塑战速决

2023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塑战速决”。根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 (UNEP)所提供的数据,全球每分钟的塑胶瓶购买量是1百万个,每年所用塑胶袋达5兆。塑胶产量激增,一半是一次性使用。

自70年代至今,它的增长比其他原料更快。再继续下去,全球初生塑胶产量在2050年将达11亿吨。其中大约36%是用于包装,包括一次性饮食产品。

估计有85%塑料会流入垃圾场。全球每年生产4亿吨塑胶垃圾。至今累及的70亿吨塑胶垃圾中,只有10%被循环。回收无法摆脱塑料危机,唯一出路是限制塑料生产。

塑胶是以碳(化石燃料)和化学物生产,并在其生命周期中释放有毒化学物。大约98%的一次性塑胶产品是用化石燃料制成。到了 2040 年,使用和丢弃化石塑料将增长全球碳预算 19%。

在2022 年 3 月举行的第5届联合国环境大会中,联合国全体193个会员都支持结束塑料污染。全球民事组织呼吁建立强力的公约,应对塑料整个生命周期,不只是其生命终结对人类健康、气候、生物多样性与人权所造成的危害。

政府间谈判委员会(INC-2)第2次会议于 6 月 2 日已在巴黎教科文组织总部完成,拟定结束塑料污染的新全球公约。由于石油和石化业既有利益者尽力削弱公约,让化石塑料得以增产,会议曾被拖延将近两天。

业界留在会议中推介假方案,包括无法去除塑胶生产与污染的“塑料抵消”计划。

这项会议的正面成果,是一些国家吁求全球塑料生产减排目标,已从关注污染到拟定公约应对塑胶危害,优先考虑塑料供应链为工人提供更安全、更可持续的生计。

马来西亚政府已推出2018-2030年零使用一次性塑料袋路线图(roadmap towards zero single-use plastics)。并在最近宣布于2025年在全国所有行业零售采购禁止塑料袋。我们仍需要更多行动和禁止更多一次性塑料。大部分食物包装是一次性和不能循环的,而引起环境与健康问题。

循环塑料并非善策,含有化学毒素的塑料不应该被循环,它可能含有多种有毒化学物,循环期间会被释放,进入玩具和消费品中危害人们的健康。塑料的数千种有毒化学物不能被去除,就不能为塑料去毒。

要实现“塑战速决”,政府必需限制塑料生产,确保企业放弃塑料产品和包装。消费人须精明购物,避免塑料。送货系统则可采用再装满和再使用系统。

塑料问题不解决,全球塑料危机将会升级和加重地球病态,包括气候急难、生物多样性严重丧失、前所未有的有毒物质和微塑料污染,势将对人类健康和人权产生深远影响。

 

大马自然之友主席
米娜丝拉曼

2023年6月5日 文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