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斋戒月的临近,槟城消费者协会(槟消协)呼吁全国民众反思消费习惯,避免过度饮食与浪费。斋戒本应是节制与感恩的实践,但近年来,市场上的开斋餐(Iftar)与家庭聚餐却导致大量食物浪费,偏离了节日的初衷。
食物浪费:严峻的现实
马来西亚固体废物管理与公共清洁公司(SWCorp)数据显示,斋戒月期间全国食物浪费预计高达75,000吨,比平时增加15%-20%。这不仅是经济上的损失,也加剧了环境污染与粮食安全问题。
减少浪费,从自身做起:
- 按需购买:避免过量采购,理性消费。
- 妥善储存:冷藏或再利用剩余食物,减少浪费。
- 食品安全:商贩应妥善保存食物,避免变质。
- 支持食物捐赠:参与食物回收计划,将多余食物送给有需要的人。
- 提高意识:向亲友宣传减少食物浪费的重要性。
此外,槟消协赞扬布城机构(PPj)推行的斋戒月市集新规,要求摊贩下午3点后才可售卖食物,以减少食物变质与浪费,并建议全国各地政府推广类似政策。
塑料污染:一次性用品的威胁
一次性塑料包装在斋戒月期间的使用量激增,仅吉隆坡的日均垃圾量就从2,500公吨上升至2,800公吨,其中塑料与保丽龙容器占比惊人。
减少塑料污染的行动:
- 在家烹饪,减少外卖包装浪费。
- 自带环保容器,避免使用一次性塑料。
- 支持“无塑市集”,推动商家采用环保包装。
槟消协支持PPj推行的“无塑料袋”政策,并呼吁全国效仿,减少一次性塑料制品对环境的破坏。
塑料污染:一次性用品的威胁
一次性塑料包装在斋戒月期间的使用量激增。据阿南弗洛拉(Alam Flora)统计,2024年斋戒月仅20天内,吉隆坡、布城与彭亨的固体废物收集量已达54,000公吨,比去年增加4,000公吨,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塑料包装和未食用的食物。仅吉隆坡,斋戒月期间日均垃圾量从2,500公吨上升至2,800公吨,其中塑料与保丽龙容器占比惊人。
为减少塑料污染,槟消协呼吁大家:
- 在家烹饪:减少对外卖食品的依赖,避免一次性包装。
- 自带容器:购买市集食品时使用自带餐盒与水瓶。
- 商家提供环保奖励:鼓励商贩对自带容器的顾客提供折扣,以减少一次性塑料使用。
同时,槟消协也十分支持PPj推行的“无塑市集”倡议,并呼吁全国其他地方政府效仿,要求市集商贩采用更环保的包装,同时鼓励消费者拒绝一次性塑料。
珍惜资源,让斋戒月更有意义
斋戒不仅是信仰的修行,更是对资源的珍惜与社会的关怀。槟消协呼吁全民共同努力,减少浪费、保护环境,让这个神圣的月份真正体现节制与感恩的精神,为子孙后代留下更可持续的未来。
槟城消费人协会主席
莫希丁阿都卡迪
2025年2月25日文告